地红了。
&esp;&esp;日日注视自己的苦难,难道就不会再疼了么?
&esp;&esp;心肠软的早已跟着泪洒当场,帕子沾湿了一条又一条。
&esp;&esp;这电影再不是他们从前所看过的附庸风雅戏曲,不是吹拉弹唱庆贺寿辰的喜庆之音,也不是勾栏瓦肆的靡靡之声,而是将美好都给活活撕开,把赤|裸裸的惨状摆在他们面前。
&esp;&esp;“传我的令,吩咐底下人再去给外头那些流民布棚施粥。”
&esp;&esp;“听闻北边儿遭灾,爹爹,不如捐些粮食衣物过去吧,也算是行善积德了。”
&esp;&esp;“娘亲,外头那些乞丐们好可怜。呜……咱们一会儿给他们带点吃的吧。”
&esp;&esp;一句句请求,一声声许诺从各家宅邸传出,兴许这些力量微不足道,兴许他们的同情不值一提,可不过是一念之差,或终能救一人性命。
&esp;&esp;电影里头的剧情仍在继续。
&esp;&esp;陈逸之听了那个穷苦人的悲恸哭诉,心神大震,脑子里气血上涌,已然分不清是痛苦还是怜悯。
&esp;&esp;他最终还是帮人把孩子带去了医院医治,并且留下了足够拿药的钱。
&esp;&esp;但是他清楚,他现在只能救下眼前这一个,却救不了所有人。可如今他忠爱的国家有千千万万人在这样受难,而这人不过只是这个时代可怜人的一个微小缩影罢了。
&esp;&esp;要改变这个国家实在太难,要挖掉浓疮,不伤筋动骨根本不可能。没有流血牺牲也改变不了。何为革|||命,便是改革已经做不到救国的,要用性命去填,去撼动大树了。
&esp;&esp;明知前方极有可能是死路,但在那位伟人喊出“虽千万人,吾往矣!”的口号时,陈逸之毅然决然地加入其中。
&esp;&esp;皇帝看到这儿,差点就要掀翻金丝楠木御案上的折子了。
&esp;&esp;先前无论薛兰鹤怎么演,不管他代表的陈逸之在那远离家人朋友也好,去当劳什子教授、又去假惺惺地同情穷人也罢,他都嗤之以鼻,连掀个眼皮都懒得。
&esp;&esp;但是看到薛兰鹤做出此等姿态,又说出那些话来激发旁人的血志,却让他惊恐得不知如何是好。
&esp;&esp;那些话看似在激励那个世界的人斗争,可若是换到了他统治下的国家竟也丝毫不显得怪异。
&esp;&esp;原本没有想法的,恐怕也会被他撩拨出些惊世骇俗的想法来。要是那些泥腿子在濒临绝境时,忽地想起了薛兰鹤说的三言两语来,恐也会产生血性,继而生出大逆不道的恶念。
&esp;&esp;他已经无心处理奏折,愤恨中还掺杂着说不清的恐惧。
&esp;&esp;皇帝现在已经恍然大悟,他跟薛兰鹤之间隔着血海深仇,彼此绝不可能和解,都想要置对方于死地。
&esp;&esp;可恨的是他只是一届凡人,没有任何能力去阻拦这场潜移默化的斗争。
&esp;&esp;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,薛兰鹤在加入革|||命之后,又因导火索,同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人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斗争。
&esp;&esp;皇帝全然代入了薛兰鹤的敌人,看着这场斗争而气得浑身颤抖,生怕那些人联合起来推翻他的皇位。
&esp;&esp;直到他见那边的官府并没有完全无能无作为,而是把闹事者都押入大牢后,才骤然松了口气。
&esp;&esp;他唇角挂着一抹讥笑,冷冰冰地看向天幕。
&esp;&esp;官府就是要这样血腥镇压才好,看这些自命不凡的人还敢不敢再放肆!
&esp;&esp;可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却震撼到了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大盛朝人。
&esp;&esp;这些游街示威被关入大牢的人不但没能被人避之不及,反而受到了不少人的敬重和爱戴。
&esp;&esp;工人罢工,商人罢市,学生罢课,皆是为了谋求他们的生路!
&esp;&esp;若是一个人的力量,自然是水滴入海,无任何波澜。可若是千千万万人的力量加起来,那便是排山倒海之势,连那个世界的官府都不得不屈服,迫于民情而将那些人无罪释放!
&esp;&esp;此事让大盛朝的人都看见了民众的力量,原来并非是他们倚靠着官府生存,而是官府凭借着他们的力量才能维持正轨。
&esp;&esp;[圣人言君舟民水,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说得便是如此吧。]
&esp;&esp;[得民心者得天下,古人诚不欺我。]
&esp;&esp;[自古昏庸无能的君主轻视民众,奴役压迫他